我国中部地区地域广袤,人口众多。截至到2018年底,中部地区国土面积约为10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3.7亿人,生产总值约为19.2万亿元。
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雄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依靠全国约10.7%的土地,承载全国约26.6%的人口,创造全国约21.4%的生产总值,是我国的人口大区、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中部地区不断崛起的重要保证。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中部县域的发展定位不断提高,逐步上升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关键节点,将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发展动力。
表1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政策解读
一、评价对象
为了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可比性、科学性,本研究将评价对象界定为:截至2019年6月(根据民政部2019年6月21日发布的《201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我国中部六省(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除市辖区、林区以外的482个县级行政区划(包含92个县级市、381个县、9个自治县)。
二、评价体系及评价结果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贴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战略布局,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赛迪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评价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三、中部百强县发展情况解析
(1)中部百强县成为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8年,中部百强县gdp总量为4.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194亿元,基本与区域内经济第一大省河南省相当,已成为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9年,中部地区共有19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有3名新入榜县市,分别是济源市、枣阳市、汝州市,占比近20%,进步成绩显著。同时应当看到,仅有5名中部县域进入全国top5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两湖一河”持续领跑中部县域经济发展
2019年,河南、湖南、湖北县域经济成绩突出,在中部百强榜单上分别占28席、24席、21席,持续领跑中部县域经济发展;安徽省占18席,正逐步追赶第一梯队;江西省、山西省分别占有7席与2席,依然处于相对较弱态势。
河南省、湖南省较2018年分别减少6个和1个席位,湖北省、安徽省分别增加3席,山西省增加1席,江西省数量保持不变。中部县域省际间竞争逐步加强,由“一省独大”逐步调整为“三省并进”的分布格局。
从入榜率来看,湖北省以32.8%排名第一,成绩较为突出;安徽省以29.5%的入榜率位列第二;河南省与湖南省差距不大,入榜率分别为26.4%和27.9%;江西省入榜率较低,只占到了9.5%;山西省则只有2.2%的入榜率,整体发展水平较其他5省还有较大差距。
(3)头部县域优势明显,top10名单稳定
2019年中部县域经济发展top10,湖南省表现突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稳居前三;河南省在top10里占据4席,为数量最多省份;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分占1席。中部地区top10县(市)在2018-2019年间只有位次发生微小变动,依次是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新郑市、南昌县、巩义市、肥西县、荥阳市、新密市、大冶市。
中部地区top10县(市)除大冶市外,均为省会城市周边县域,由此可见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依然显著。
(4)安徽、湖北引领中部县域“新势力”
新入榜县市共有14名,分布在榜单87-100名次,分别是应城市、颍上县、萧县、涡阳县、蒙城县、兰考县、湘阴县、泽州县、沙洋县、阳新县、监利县、凤台县、太和县、公安县。其中安徽省与湖北省分占6席和5席,代表了中部县域发展的“新势力”;河南省、湖南省、山西省分别据1席。
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认为中部县域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路径,不断提高总体发展水平。鉴于此,我们做出如下几点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中部县域经济发展要注重制定科学的整体框架,将发展规划拓展到中长期,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保证政策信息的连续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实现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持续发展。
建立产业发展高地。中部县域应结合自身优势产业,积极对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好招商引资,同时加强同中心城市的连结互动,充分利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尽可能集聚要素资源,实现产业跃升式发展。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完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编制产业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实现第一产业专业化、第二产业智能化、第三产业高端化,促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提升整体经济发展质量。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县域经济的空间布局,完善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引导投资合理流动。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构建大数据决策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以此保障人才和资金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