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早晨,天气乍寒,在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干水井村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工人们正在按等级分拣红芯红薯,包装装箱。
干水井村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锡锋盯着电脑屏幕,看着96811生活平台顾客下订单,正要点开订单,电话铃声响了。
“你好!请问是高理事长吗?”高锡锋抓起电话接听,电话那头,一个声音问道。
“是的,请问你是哪位?”
“我刚通过96811电商平台订购了5盒紫云红芯红薯,麻烦你尽快安排给我送货。”
“好的,我这就安排,保证让你很快品尝到美味的紫云红芯红薯勒!”
电话那头,是贵阳市民张生军,他早就品尝过紫云红芯红薯,对此情有独钟,此次通过96811生活平台订购了5盒紫云红芯红薯,希望尽快拿到货。挂断电话,高锡锋马不停蹄,把刚包装好的8盒紫云红芯红薯装车,往外发送。
“今天有贵阳的顾客下单,我赶紧把货送到快递公司,早点发出去,可不能让人家等久了哟!”高锡锋调侃道。
“从11月初到现在,仅96811生活平台已经销售紫云红芯红薯数百盒,每盒价格38元—50元,销售额20多万元。”高锡锋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种植了500多亩紫云红芯红薯,每亩产量700公斤左右,总产量达35万公斤,通过外出找市场和96811等电商渠道,现在销售了20万公斤左右,销售额140万余元。到春节前,红芯红薯就全部销售完毕,贫困老百姓都能分红了。
与干水井村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位于幸福园村的紫云文烁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成立得比较早的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成为红芯红薯发展的“领头羊”。走进合作社,理事长胡光友正在鼓捣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送去的一台“贵州乡村e站”机器,这台机器可以学习农业知识、了解惠农政策、掌握最新销售渠道,是红心薯的种植、销售的一大帮手。
“有了这机器,以后随时可以掌握市场情况。”胡光友说。
作为紫云红芯红薯走出紫云自治县的第一人,提起红芯红薯的发展,胡光友滔滔不绝:“2011年,我成立合作社种植10亩紫云红芯薯,红芯红薯成熟后,拿到贵阳市场推销,碰了‘一鼻子灰’,打击是肯定的,但还得继续干啊!”之后,他在农贸市场租了摊位,招揽生意,还免费现场试吃,这一吃,让红芯红薯名气大增,慕名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价格比普通红薯高出五六倍。
现在,紫云红芯薯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胡光友不仅在天猫上开了店,还把产品带到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市场。2015年,胡光友还在安徽合肥成立了紫云红芯薯销售中转站,把紫云红芯薯运到这里后,再发货到上海、北京、天津等地。
看到胡光友的红芯薯生意越做越好,加入合作社的人也越来越多,带动面越来越大。“现在我们不光销售合作社种植的红芯红薯,还收购老百姓种植的红芯薯,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胡光友笑呵呵地说,未来,准备建红薯加工厂,做红薯干、红薯片等,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其他啥也没种了,专心发展红芯红薯。”白石岩乡幸福园村村民李金海高兴地说。他家以前务农为生,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一边挣钱,一边花光,一年也没什么积蓄。几年前,看着胡光友发展红芯红薯风生水起,他也跟着种植红芯红薯,赚了上万元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年年扩大规模,今年种了45亩,大概能卖二三十万元,现在,他家盖起小洋楼,日子越过越舒服。
现在白石岩乡幸福园村种植红芯红薯年获利润10万以上的农户超50户,全乡红芯红薯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近500户群众致富。白石岩乡党委书记班祖刚告诉记者:“我们乡是贫困乡,总人口1.7万余人,目前,尚有800余户未脱贫,全乡将以红芯红薯为抓手,推动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白石岩乡是紫云红芯红薯种植核心基地,近年来,紫云自治县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合作社、基地和农户分户种植,构建公司、合作社为龙头,千家万户种植的产业格局。目前,红芯红薯向松山、猫营、板当、坝羊等乡镇延伸,勾勒出红芯红薯的产业美景,产业面积达1万亩,产值达6000多万元,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致富。
来源: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胡丽华 杨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