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ying,本科黑龙江大学英语专业,跨专业,职业规划公务员,参加易研教育状元集训营(保录套餐),迅速步入复习快车道,一次性考取393分,最终一次性以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名被录取,力压众多名校行管本科生竞争者。
一、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专业一:620-学科基础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五版。
专业二: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谢明:《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二、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招生人数、报录比
招生人数:
10人
报录比:
1:24
三、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就业去向
【1】中央部委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相关部门,如工商经济管理部门、纪律监察部门,从事管理行政工作或者政策法规研究。
【2】国家正式事业单位,政策研究或行政工作;
【3】留校担任行政职务或教学工作、科研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
【4】央企(国有)的经营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岗位。
【5】出国深造等。
失业与通货膨胀【易研教育注】:重要章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失业的类型与降低失业率的对策,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笔记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未必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即使二者偶然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由外力影响引发的二者的向左向右移动也可以造成失业或物价的持续上涨,即通货膨胀。从现实情况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由于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经常处于变动中,西方的市场经济经常遭受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痛苦和损害。本章就专门研究这一问题。
*一节 失业的描述一、失业的含义失业是指符合法定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的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且正在寻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经济现象。符合法定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且正在寻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就是失业者。把握失业的含义,必须注意两点:*一点,符合法定工作条件。失业者是相对于具有某种工作条件来说的人,比如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等。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没有劳动技能,虽然没有工作,也不属于失业者。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第二点,有工作的愿望且接受现行的工资。对于有工作愿望且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人来说,尽管积极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者。如果没有工作的愿望,或虽然有工作愿望但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没有工作的人,不属于失业者。但是,有工作能力而没有工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力的闲置。为了把这种劳动力的闲置与失业区别开,西方经济学把符合工作条件但不按现行工资寻找工作的人叫做自愿失业者,而把有工作愿望且接受现行工资水平、正在积极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失业者叫做非自愿失业者。
失业分为广义失业和狭义失业。广义失业是指现有可用的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技术、信息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失业是指只有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以后所提到的失业指狭义的失业。
二、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实践看,一般为人口生育周期变化、地区产业转移变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等原因所致。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
1、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就业市场供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劳动力区域流动不能瞬间完成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地理的距离使工人不能马上移动;关于工作的信息是不完全使工人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因为这些摩擦现象不能马上解决,所以,摩擦性失业在任何市场经济社会中都是存在的,即充分就业时也存在着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引发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职位的空缺。一方面是劳动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的需求结构是由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劳动的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的供给结构是由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决定的,教育也是影响劳动的供给结构的重要变量。当经济结构变化时,比如有些部门或产业迅速发展,一些地区正在开发,同时,某些部门或产业正在衰落,这些变化就引起特定市场、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低于劳动力的供给。具体地说,一是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替代劳动,引起童工、女工大量进入劳动市场,引发劳动力需求的低迷;二是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引起特定区域劳动力需求发生变化;三是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传统价值观影响而出现的劳动力的不流动性,就会出现工作岗位与劳动人口的非均衡,从而形成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指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造成的失业。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当经济增长处于高涨阶段时,就业量增加,失业量减少;经济增长处于下降阶段时,就业量减少而失业量增加。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当实际的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消费疲软,市场不旺,造成企业投资减少从而减少雇员而形成周期性失业。通货紧缩时期的失业也可看作是周期性失业。
除了上述几类以外,还有其它的几类失业分类方法。
三、失业的衡量1、失业的状况通过失业率来衡量。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失业量)与劳动力总量(劳动总量)的比例。因此,失业率取决于劳动总量、就业人数(就业量)。失业量=劳动总量—就业量。用n代表劳动力,e代表就业人数,u代表失业人数,那么有:n=e+u,失业率为u/n。
l代表离职率,f代表就职率,如果劳动市场处地稳定状态,则有,又因为,上式可以变为:。解得:
2、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
失业率随着就业量的提高而下降,但失业率从来不会降到零。在社会经济发展正常的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失业,此时的失业率叫做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量叫做潜在就业量。如果存在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那么就业量就是潜在就业量。只存在自然失业率的就业状况,也就是充分就业。